蕭·民聲 | 再也不用“東躲西藏”?她們說,這間小屋子幫了大忙……

近日,蕭山一寶媽在網上發帖,稱自己在臨浦某超市購物途中,本想給寶寶換個紙尿褲,在衛生間門口看到了一個母嬰室,很驚喜。沒想到一開門發現是個堆了紙箱的空房間,什么都沒有,無奈之下只能在公共空間找了個凳子。
隨著二孩、三孩政策的開放,帶著嬰兒出行的寶媽越來越多,但正如這位發帖的寶媽所言,她們時常遇到苦惱的時刻:抱著孩子需要哺乳時沒有獨立的空間,沖泡奶粉時尋不到熱水,換尿布時沒有合適的操作臺……
近年來,我區的母嬰室建設持續推進,新建母嬰室建設標準均符合《杭州市公共場所母嬰設施建設管理服務規范(試行)》規定。沙發、嬰兒床,小冰箱、尿布臺、洗手臺……區內多個設施齊全的母嬰室都曾受到眾多寶媽的好評。
重建設的同時,維護也顯得尤為重要,否則便可能會出現發帖的寶媽所遇到的尷尬情況。那么如今蕭山公共場所的母嬰室現狀如何,利用率高嗎?
記者前往蕭山幾個人流量密集的地點實地查看母嬰室使用情況。
第一站是蕭山區行政服務中心,這里集中入駐了59個部門(單位),涉及1000多項審批服務事項,可以說是每位市民都十分熟悉的場所之一。
邁入行政服務中心的大門,便可以看到墻上清晰的指示牌,指引著前往母嬰室的路線。
沿著指示牌來到母嬰室,可以看到這間面積十余平米的小屋布置得十分溫馨。
門口貼著母嬰室及男士止步的提示牌,室內配備了尿布臺、飲水機、兒童椅、母嬰應急用品箱等,哺乳區被單獨用遮光簾包圍了起來,私密性很高。
記者離開時看到一對前來辦事的小夫妻抱著孩子來到母嬰室前,焦急的眉眼舒展開來,想必這個“暖心小屋”一定解決了他們的燃眉之急。
第二站,記者來到了金城路上的萬象匯。
萬象匯作為蕭山人流量較為密集的商圈之一,坐落著不少母嬰產業的相關門店,也是寶媽們的常去之地。
記者注意到,除了一樓由于沒有衛生間而未配備母嬰室。萬象匯的地下1樓、2樓、3樓、4樓、5樓西側女士衛生間外都配備有母嬰室。
這里的母嬰室通過電動磨砂玻璃移門開啟,面積雖小,設施卻異常完備。
除了洗手臺、尿布臺、垃圾桶、沙發、電插座等常規設備外,還貼心地準備了溫奶器、空氣凈化器、濕巾加熱盒等電器,并在臺面顯著位置放置了消毒記錄和各類用品的使用說明。
記者在衛生間門外的等候區遇到了剛給寶寶換完紙尿褲的高女士,她對這里的母嬰室十分滿意。
高女士表示,萬象匯的母嬰室讓她覺得溫馨又衛生,對寶媽的需求考慮得也很周到。給寶寶哺乳、換尿布等事項都可以在此輕松完成,給獨自帶娃出行的她減輕了不少負擔。
地鐵人民廣場站是地鐵二號線與五號線的換乘站,也是蕭山市民最常出入的地鐵站之一。這里有沒有方便寶媽帶娃出門的設施呢?
根據站內的指示牌,記者發現這里并沒有配備母嬰室,但D出口處有一個無障礙衛生間。
通過電動按鈕控制的移門進入無障礙衛生間,記者發現內部設置了一個嬰兒護理臺,可供寶媽臨時換尿布使用。進門后,有語音提示使用者及時按鍵反鎖,洗手池和坐便器邊上都安裝了扶手。
美中不足的是,這個無障礙衛生間整體設施稍顯陳舊,衛生狀況不是很好,燈光也較為昏暗。
都說“女人本弱,為母則剛”,但當母親們為了自己的孩子成為了“無所不能”的超人時,這個社會是不是也該為她們提供一處小小的“避風港”?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駐中國辦事處曾在2013年發起過一項“母愛10平方”活動,倡議社會各界支持母乳喂養,在工作場所和公共場所建立母嬰室,為母乳喂養創造條件。如今9年過去了,母嬰室的建設雖得到了一定的普及,但仍然任重道遠。
慶幸的是,隨著觀念的不斷更新和進步,越來越多的人對母嬰室的重要性有了明確的認識。相信不久的將來,隨著母嬰室的全面配備,越來越多的寶媽們都可以安心出門,放心工作。
你碰見過開頭寶媽所說的尷尬情況嗎?你對公共場所的母嬰室建設和配置有哪些建議?歡迎在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