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地瓜理論”看開放提升

習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間提出過一個著名的“地瓜理論”,講的是:地瓜的藤蔓向四面八方延伸,為的是汲取更多的陽光、雨露和養分,但它的塊莖始終是在根基部,藤蔓的延伸擴張最終為的是塊莖能長得更加粗壯碩大。
用藤蔓與塊莖的關系,習近平同志把“地瓜理論”蘊藏的哲學智慧明明白白地攤了開來:藤蔓的延伸是一種開放的手段,塊莖能長得更加粗壯碩大則是開放所要達到的目標。
地瓜的生長如此,一個省份的成長亦如此。就在昨天,浙江“新春第一會”就部署全省深入實施“八八戰略”強力推進創新深化、改革攻堅、開放提升。省委書記易煉紅強調,要加快打造高能級開放之省,實施“地瓜經濟”提能升級“一號開放工程”。
對于一直打開放牌、走開放路成長起來的浙江來說,重溫習近平同志闡釋的“地瓜理論”,我們能更深層次地理解:什么叫“跳出浙江發展浙江”,如何才能在新的時代浪潮中獲取源源不斷的強勁動能,把開放進行到底。
寧波舟山港圖源:視覺中國
一
春節假期,很多人的工作按下了暫停鍵,然而“義新歐”中歐班列仍在馳騁。據報道,22日,大年初一,兔年首趟“義新歐”中歐班列從浙江義烏鐵路口岸啟程,經過內蒙古滿洲里口岸出境,前往莫斯科。目前,“義新歐”中歐班列已輻射歐亞大陸50多個國家和160多個城市。
有人曾比喻道:“義新歐”班列馳騁于歐亞大陸,往來于國與國之間、民族與民族之間,以一萬里征途為緯,編織出一條北半球的金絲帶。
對浙江人來說,“義新歐”班列的意義不僅是“帶貨”多少、利潤多少,更重要的還在于兩點:一是把我國供應鏈整合鑲嵌入歐亞大陸的供給體系,另一個則是依托商貿先行,向外傳播中華文明的廣博魅力,推動構建文化交融、民心相通的命運共同體。
“擋不住的浙江潮,難不倒的浙江人?!闭憬靥帠|南,浩瀚無垠的大海,孕育了浙江人一種開闊外向的心態和敢在大海大洋中搏擊的弄潮兒精神。
有資料顯示,早在300多年前,浙江青田人就不遠萬里,到俄羅斯賣青田石雕和茶葉,還跨過西伯利亞大冰川,到西歐做生意。在清代末年,浙江寧波有一批人就來到當時剛在“小漁村”基礎上擴建起來的“小上?!苯浬袒蚋憬ㄔO。不久,“闖上?!钡膶幉ㄈ司瓦_到40多萬。
1978年,我國實行改革開放后,隨著國門快速打開,一大批浙江中青年人漂洋過海到外國“闖蕩”,有的去開餐館,靠“一把菜刀”打天下;有的是去做生意,以“一雙皮鞋”賺大錢,浙江人靠自己的知識與技藝闖世界。
可是,盡管浙江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綜合實力明顯增強,但進入新世紀,原有的一部分優勢逐步弱化甚至消失,面對產業升級的動力、企業發展的張力、要素制約和資源環境的壓力,需要尋找新出路,拓展新空間。
習近平同志非常敏銳地感知到了這一點?!读暯皆谡憬芬粫袑懙剑寒敃r浙江面臨的一個問題,就是如果有企業要去外地辦企業,有些地方政府就會把留在本省的該企業稅收提高,之前給的各種優惠政策也會取消掉,說到底還是不想讓企業離開本土。面對這樣的困境,習近平同志經過深入的調查研究,認為領導干部要開拓眼界和思路,更要有全局觀。
習近平同志把“進一步發揮浙江的區位優勢,主動接軌上海、積極參與長江三角洲地區合作與交流,不斷提高對內對外開放水平”作為“八八戰略”的重要內容,把“開放圖強”作為浙江精神的重要內容,提出“立足全局發展浙江,跳出浙江發展浙江”等一系列論斷。
這在當時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的。正泰集團的南存輝就非常感慨地說:“幾年前,您提出讓我們主動接軌上海,融入長三角,最開始還很難真正理解您的戰略意圖,哪有省委書記叫企業到外地去發展的?”像南存輝這樣的企業家還不在少數,但在幾年后,當他們發現,只有這樣才能把上海的、全國的、全球的優勢資源整合起來,從而打破發展的天花板之后,才真正明白“地瓜理論”的深意。
就這樣,浙江徹底打通了發展的“任督二脈”,走上了高速發展的快車道。
寧波三江口 圖源:視覺中國
二
泳技好不好,大海最知道。
乘著改革開放的東風,特別是進入新世紀以來,浙江人順應時代潮流,到世界市場的汪洋大海中去遨游,通過“走出去”和“引進來”兩個輪子一起轉,真正做到了“內”和“外”“兩條腿走路”,練就了一身善泳的真本領。
先看全貌:2013-2021年,浙江累計實現貨物進出口24.66萬億元。進出口總額從2012年的1.97萬億元發展到2021年的4.14萬億元,占全國比重為10.6%,年均增長8.6%。
再看排位:2021年,浙江貨物進出口總額4.14萬億元,首次躋身全國第3位;貨物貿易出口額3.01萬億元,全國第三;跨境網絡零售出口額3302.9億元,全國第二;實際利用外資額183.4億美元,全國第五;寧波舟山港集裝箱吞吐量3108萬標箱,全球第三;寧波舟山港貨物吞吐量12.24億噸,全球第一。
有這么一個故事:2017年4月,浙江自貿試驗區掛牌成立,確定了油氣全產業鏈發展的目標,打造國際油氣期現貨交易市場是其中重要一環。如何實現從0到1的突破,浙江使出了“無中生油”的拿手好戲。2020年11月,上海期貨交易所成功入股浙江國際油氣交易中心。隨著“舟山價格”——中國舟山低硫燃料油保稅船供報價的落地,我們在這一領域參與國際競爭時終于擁有了自己的議價能力。
“無中生油”的例子,既是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加快高質量發展的縮影,也是浙江以大開放推動大發展的實踐,充分體現了浙江人“向東是大?!钡哪懽R豪氣和“春江水暖鴨先知”的敏銳靈氣。
但同時也要清醒地看到,浙江對外開放不平衡不充分現象依然存在,自貿試驗區等開放平臺的要素集聚能力、輻射帶動能力還有待增強,對外開放的安全和風險防范能力尚需提升,等等。
建設“重要窗口”既是一種榮譽,更是一種沉甸甸的責任。面對嚴峻復雜的國際貿易形勢和俄烏沖突、世紀疫情等多重影響,不僅不能關起門,而且應該要越開越大,不僅不能“依樣畫葫蘆”,而且要向世界展示“浙”里獨有的“風景線”。
中國﹙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舟山片區 圖源:視覺中國
三
今日之世界,可謂波瀾正泱,大機遇大風口不斷涌現,但大變數和大挑戰也無處不在。
現在的浙江與全國各地一樣,也面臨著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挑戰,再加上疫情的“后遺癥”,可以說正是機遇與危機并存的關鍵期。開放是我們抓住先機、制勝未來的有力戰略。浙江要在奮進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上勇立潮頭,提升對內對外開放水平尤為重要、尤為緊迫。
新時期新境況下,如何兼容國內國際高端要素“做大蓄水池”,如何積極參與國際分工合作“激活一池春水”,如何全方位推進浙江對外開放水平提檔升級,考驗的是浙江的全球意識和世界胸襟,以及主動參與全球化合作與競爭的勇氣和膽略,需要的是更大范圍、更廣領域、更高層次的創新打法。
“開放”需要“海納百川”。廣泛集聚人才、資金、信息、市場等方面要素,引進更多先進理念、成熟模式和創新技術,最大限度地交換和整合資源,集聚國內國際高端要素,使我們的思想觀念、生活習慣、行為方式和精神素質不斷適應開放的世界和全球化競爭的需要,才能讓開放的精神結出更多惠及浙江千萬人民的碩果。
“開放”需要“勇闖天涯”。一直以來,浙江對外開放在全國乃至全球都有一定影響力,像溫州商人行天下,義烏實現“買全球、賣全球”,接下來開放實現更高能級是大勢所趨。比如,堅持高水平“走出去”闖天下與高質量“引進來”強浙江有機統一;再如,推進重要開放平臺建設,進一步把杭州亞運會、世界互聯網大會、全球數字貿易博覽會等展會平臺用足用好,加快拓展義甬舟開放大通道、推進義新歐等標志性工程,等等。
“開放”還要“修煉內功”。提升浙江在雙循環中的位勢,就要提高樞紐循環的效率和水平,增強高端要素集聚和協同聯動暢通。比如,推進大宗商品收儲、輪換、動用機制改革,推動商品配置能力躍升;比如,深化“四港聯動”,構建立足長三角、輻射全國、鏈接全球的現代物流服務體系等,推動物流通達能力躍升;再如,開展“投資浙里”全球大招商活動,全面引資引技引智引才,提升貿易投資合作水平,推動高端要素集聚能力躍升,等等。
《大江大河2》的結尾有這樣一段獨白:我格外珍惜這個時代,所有的變化都可能伴隨著痛苦和彎路,開放的道路,也不會是闊野坦途。但大江大河奔涌向前的趨勢,不是任何險灘暗礁能夠阻擋的。道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面對艱難險阻,我愿意,為之奮斗!
往小的講,這是一個奮斗者的心聲;往大的說,這蘊藏著一個省份、一個國家激流奮進的精神。浙江向東是大海,開放當永不止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