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一地乘地鐵不再強制要求戴口罩!飛機、高鐵還要戴嗎?多方回應

近日,“廣州地鐵不強制要求戴口罩”沖上了微博熱搜。
3月29日,記者走訪發現對于部分不戴口罩進入廣州地鐵的乘客,工作人員會提醒其戴好口罩。但仍有部分乘客乘坐地鐵時沒有戴口罩。
較多市民認為地鐵空間人多密閉,目前仍需自覺戴好口罩,做好個人防護。
視頻來源:椒點視頻
搭飛機、坐高鐵
還需要佩戴口罩嗎?
3月29日,廣州地鐵、廣鐵集團、廣州白云機場和中國南方航空公司分別進行了詳細解答。
廣州地鐵回應:目前,廣州地鐵在乘客進站時會提醒乘客佩戴口罩,但不作強制要求。
地鐵是人流密集場所,為保障乘客的健康出行,建議乘客盡量佩戴口罩。
廣州地鐵介紹,目前市民乘坐地鐵時不強制佩戴口罩,但由于地鐵屬于人流密集場所,建議市民佩戴口罩,做好個人防護。
廣州白云機場客服人員介紹,目前出入白云機場不需要查驗核酸檢測報告,但從防疫角度來講,建議旅客要佩戴口罩,現場工作人員看到沒有佩戴口罩的旅客會作進一步提醒,目前機場內有免費口罩領取,旅客可詢問工作人員到指定地點領取。
中國南方航空公司則表示,此前接到相關通知,乘坐國際航班旅客需要佩戴口罩,乘坐國內航班則沒有明確要求,以現場情況為主,建議旅客隨身準備一個口罩。
廣鐵集團工作人員表示,目前沒有接收到“不強制戴口罩”的通知,按照防疫要求,市民出行乘坐高鐵時仍需佩戴口罩。
“每個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span style="color: rgb(192, 0, 0);">廣州醫科大學附屬市八醫院傳染病研究所副所長李鋒說,戴口罩是切斷傳播途徑的最有效方法。當前流感、諾如病毒等傳染病仍在流行,在人流密集場所,如果佩戴了符合規定的口罩,應該能很好地避免呼吸道感染。
3月13日,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疾病預防控制局聯合發文,明確高校、中小學不強制要求師生佩戴口罩;幼托機構幼兒在園期間不佩戴口罩,教職員工在園期間不強制要求佩戴口罩。
國內其他地方情況如何?
福州
提醒引導乘客佩戴口罩,但不強制。
在福州乘公交地鐵還要戴口罩嗎?據福州日報消息,針對市民關注的問題,福州相關部門給予了回應。
福州地鐵表示,根據交通運輸部的《關于落實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乙類乙管”總體方案做好交通運輸疫情防控和服務保障工作的通知》,取消乘客出入客運場站、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測溫要求,提醒引導乘客進站乘車期間全程佩戴口罩、做好手衛生。
福州市道運中心回應——
該中心已通知各公交企業提醒駕駛員,引導乘客乘車期間全程佩戴口罩,強調“每個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倡導公眾遵守防疫基本行為準則,但不強制乘客佩戴口罩。
成都
通過語音廣播和現場提醒方式,倡導乘客在乘車過程中全程佩戴口罩。
據成都發布3月20日消息,近日有市民朋友留言提問:成都地鐵是否可以不再佩戴口罩?對此,成都軌道集團回應稱:
成都地鐵嚴格落實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印發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防控方案(第十版)》(聯防聯控機制綜發〔2023〕5號)要求:“倡導公眾遵守防疫基本行為準則,堅持勤洗手、戴口罩”。
目前,成都地鐵通過語音廣播和人員現場提醒的方式,倡導乘客在乘車過程中全程佩戴口罩,做好個人防護,減少交叉感染風險,同時感謝您的理解與支持。
網友熱議
對此,有不少網友表示,雖然現在新冠已經進入了乙類乙管,但是甲流等流感病毒卻仍然很猖獗,出門戴口罩還是十分有必要的。
還有網友表示已經習慣了戴口罩,突然不戴反而會感覺缺少了點什么。
多位專家表示:
戴口罩要求可以調整了
張文宏:佩戴口罩可成為非強制性措施
國家傳染病醫學中心、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3月25日在廣州受邀出席2023亞洲青年領袖論壇時表示:“人類已經全面建立起對新冠疫情的免疫屏障,我們離走出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的時間節點應該為時不遠?!?/p>
張文宏認為,疫情發展到現階段,佩戴口罩已經可以成為非強制性的措施?!笆佬l組織也已經釋放了終結新冠作為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的信號?!?/p>
林炳亮:口罩的佩戴要求可以調整和優化
“‘口罩令’是新型冠狀病毒處在‘乙類甲管’時期的要求,經過2022年12月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高發期,我國人群的免疫力屏障已較為牢固,半年內二次感染的可能性較低,從這方面而言,口罩的佩戴要求的確可以調整和優化?!?月28日,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感染科副主任、主任醫師林炳亮在接受健康時報采訪時指出。
王偉炳:多數地區已符合摘口罩條件
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教研室主任王偉炳教授在接受健康時報采訪時也表示,“目前新冠回歸到乙類乙管,我國新冠疫情處于低水平流行階段,現在多數地區確實已符合‘摘口罩’條件?!?/p>
世衛:
今年有望不再將新冠列為
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世衛組織官網顯示,在17日的新聞發布會上,世衛總干事譚德塞表示,世界“現在的情況肯定比大流行期間的任何時候都要好得多”。他解釋稱,過去四周每周報告的死亡人數首次“低于三年前我們第一次使用‘大流行’(pandemic)一詞時”。
“我有信心,我們可以在今年內宣布,新冠作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正式結束。”不過,譚德塞也補充稱,目前我們還沒到那一步。上周,仍有超過5000人死亡報告。對于一種可以預防和治療的疾病來說,5000人太多了。
世衛組織突發衛生事件規劃執行主任瑞安也在發布會上說:“我認為,我們已接近可以把新冠視為季節性流感一樣的疾病?!?/p>
世衛組織于2020年1月30日宣布新冠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這是世衛組織的最高級別警報。當年3月11日,該組織宣布將新冠疫情定性為全球“大流行”。今年3月11日,也是世衛將新冠定性為“大流行”的三周年。